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生物治疗研究所成功举办
“第一届中原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前沿高峰论坛”

发布时间:2025-09-12 来源: 【字体: 分享到:

2025年9月5日至6日,"第一届中原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前沿高峰论坛"在郑州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生物治疗研究所、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共同主办,设立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两大平行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顾宁,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王宁利、美国外科学院院士张玮等出席会议,并做大会主旨报告;70余位来自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北京安贞医院、阜外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内外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学科带头人和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生物治疗和转化医学领域的前沿技术突破与临床转化路径展开深度交流与探讨。



生物治疗论坛:立足前沿,引领原始创新

生物治疗论坛以“探索前沿,智愈未来”为主题,聚焦生物治疗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议题广泛且多元,涵盖人工智能、核酸药物、细胞治疗、整合医学等热门领域,展现了生物治疗领域的无限可能,有力地促进了科学创新与临床转化的深度融合。

中国科学院陈润生院士、顾宁院士,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王宁利教授分别围绕 "对人工智能的一些认识"、"血管信息与健康工程"、"双腔双压理论的新发展"等议题,发表大会主旨报告。清华大学林欣教授介绍了"新型CAR-T的研发和应用",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生物治疗研究所所长杜杰教授带来关于"重大疾病生物治疗体系"的学术分享。

此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林云锋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杨瑞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大力教授、北京大学席建忠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魏来教授、上海药物所徐华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杜冰教授、南开大学赵强教授、第四军医大学王琳教授、中国科学院王金勇教授、东南大学谢维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江平教授、北京大学孔炜教授、温州医科大学苏建忠教授等专家围绕生物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突破性进展,进行了内容丰富、视角多元的学术分享,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思想盛宴。


转化医学论坛:聚焦临床,驱动创新落地

转化医学论坛以“融汇创新,服务临床”为主题,讨论议题涵盖人工智能的临床应用、心血管疾病诊疗新技术等热门领域,旨在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有效转化,为人类健康提供新策略。

论坛在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美国华盛顿大学张玮教授的“基于临床痛点的血管腔内器械研发与临床转化”报告中拉开帷幕。哈尔滨医科大学季勇教授分享了“主动脉瘤/夹层防治靶标发现”北京大学徐明教授介绍了“心力衰竭的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研究”哈佛大学医学院施国平教授深入探讨了“GLP1受体激动剂对心血管疾病的潜在不良反应”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方庆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驱动的生命组学技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教授的报告“Enhancer-Promoter RNA Interaction Maps Link Risk Variants to Disease Genes”,从分子互作层面深刻阐释了疾病机理;北京师范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刘冰教授则以“利用影像多组学融合的脑功能精准医学”为题,探讨了脑科学前沿与精准医学的融合

此外,河南医药大学王福俤教授,北京大学杨吉春教授黄涛教授、赵东宇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利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李汇华教授,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洪申达教授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汪敏先教授,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恩本,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郑乐民教授、冼勋德教授东南大学罗守华教授,郑州大学臧明玺教授等专家先后围绕代谢组学与心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中药靶点创新转化模型、靶向免疫治疗、动态健康大数据防控、智能心脏超声、AI辅助诊断、AI心血管筛查生物微操控技术、新型微针应用、活细胞RNA成像等技术的转化应用发表了精彩演讲,充分彰显了论坛“面向临床、驱动转化”的核心宗旨人工智能的临床应用和心血管疾病防控与转化医学发展提供多维度解决方案。

本次大会是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生物治疗研究所成立以来主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会议,不仅有效提升了研究所在国内外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领域的影响力,也为中原地区搭建了一个高能级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平台。未来,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生物治疗研究所将继续围绕国家医学科技创新战略布局,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的深度融合,持续发力基因治疗、细胞治疗、核酸药物、创新疫苗、高端医疗器械等方向,助力河南打造生物医药战略科技力量,为服务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河南智慧、中原力量。